-
张瑶萱元军为何能灭了南宋?杭州人请来“成吉思汗与黄金家族”展里找答案-ART一点
作者: admin 发布: 2019-04-04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196次
张瑶萱元军为何能灭了南宋?杭州人请来“成吉思汗与黄金家族”展里找答案-ART一点
张瑶萱
? 原创优质出品 严禁复制转载
大朝传说
成吉思汗与黄金家族的风采
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战役中去世,终年66岁。
据说,他被埋葬在故土,儿子窝阔台将一绺白骆驼头顶上的绒毛放在他的嘴上,留下神灵,与他的画像和部分遗物一同供奉在宫帐内,成为成吉思汗的总祭。
这段故事,来自正在进行中的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的特展“大朝传说——成吉思汗与黄金家族的风采”,展出了150件(组)主要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文物。
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自然是这个展览的重点,但对于一个杭州人而言,还想知道的是,当年蒙元军究竟如何灭了南宋?
掐丝嵌宝石金饰件元代
2001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龙凤纹金鞍饰元代
2001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墓葬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云纹鎏金铜马具辽代
1991年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辽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缠枝牡丹纹金蹀躞带饰辽代
1963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林稿乡木头营子村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绿釉刻花鸡冠壶 辽代
1978年内蒙古通辽市第二机械林场墓葬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西夏文经卷西夏
1994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绿城遗址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褐釉剔花扁壶西夏
195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临河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浑身是刺的瓷罐
其实是火力威猛的“地雷”
1129年,南宋迁都临安,即今天的杭州。
期间,草原上的蒙古部落首领铁木真获得了“成吉思汗”的尊号,建立了蒙古帝国。
与南宋的交战,始于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两军抗衡持续了整整四十多年,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成吉思汗之孙蒙哥在征战合州时,受宋军流矢所伤,死于军中,随后,其弟忽必烈自立为汗。
正是忽必烈,建立元朝,消灭了南宋大理,统一了全国。
《元帝像册》忽必烈汗画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今的杭州人,常常忆及南宋的美好,却鲜少知道南宋王朝悲壮的最后一幕。
德祐二年(1126)2月4日,蒙元军攻占临安,5岁的皇帝恭宗赵?(音,显)被俘,在一场和平受降仪式之后,赵?正式退位,其兄弟赵昰、赵昺在大臣保护下南逃。
此后,文天祥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小朝廷从广东雷州迁往崖山。1279年3月19日,崖山海战,宋军全线溃败,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年仅8岁的赵昺被左丞相陆秀夫背着投海,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当时的南宋所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蒙元军?
从兵器史上来看,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事,使得兵器发展极为迅猛,火药开始广泛使用,冷热兵器被同时使用于战争。
在这个展览里,你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左 元代疆域图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
右上 元大都大明殿
右下 元上都遗址全貌
展览第一部分“民族历史——一代天骄”中有一长廊,好似一个小型蒙古军军械库,铠甲、铁矛、铁刀、铁标枪、铁剑、火铳、瓷弹丸……有些样子极其古怪。
先来看看火器。
比如,这个瓷球,上面竖着好多个小尖角,远看有点像防御状态下的河豚,近看好像一个花器。
这其实是一种杀伤力极大的武器——瓷雷,也叫瓷蒺藜。
瓷雷元代
1987年内蒙古赤峰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瓷蒺藜,有点类似近代的地雷或手榴弹,顶部有一个圆形装药口,装上药抛到地上,当敌人进攻时,马蹄踩中蒺藜,轻则人仰马翻,重则死伤无数。
这本是西夏发明的武器,成吉思汗本人也曾深受其苦,最后一次征伐也是因此而被掀下马,临终前下令必要灭绝西夏。想来,其后的蒙古军也学会了善用这种武器。
瓷雷 局部
再来看这一种,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射击火器,名叫火铳,威力巨大。它发明于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它的出现,使热兵器的发展进入一个的阶段,改变了后来的军事技术与战争形式。
带耳筒状器(火铳)元代
2009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出土
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藏
再来看看冷兵器。蒙元军的冷兵器,也极具杀伤力。除了弓箭、标枪、环刀、长枪,他们还用抛石机或铳炮远程抛射瓷弹丸、石弹丸。
弹丸速度慢,但威力大。看起来比拳头还小的瓷弹头,几个或十几个集结在一起用,便会威力大增。
石弹丸元代
2010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元上都遗址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瓷弹丸大蒙古国
2007年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子采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铁蒺藜 大蒙古国
1987年内蒙古通辽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铠甲大蒙古国
2009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鎏金铜弩机辽代
1988年内蒙古赤峰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此外,最关键的,还有蒙元军强大的骑兵力量,其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来自蒙古的战马,既不需要专人喂养,又可适应不同地形。而宋军当时无法从最好的产地采购战马,又一再减缩战马数量,自然难与马背上的敌军匹敌。
镂空铁马鞍元代
200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四子王旗王府卫队乘马牌清代
包头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银马鞍及马镫复制品(左上)
鎏金铜马鞍复制品(右上)
吉祥纹栽绒驼鞍近现代(左下)
布里亚特部桦木马鞍清代(右下)
内蒙古博物院藏
马汗板近现代
内蒙古博物院藏
元代空前高涨的女性地位
成吉思汗相貌的千古之谜
告别战争,来说说蒙古帝国的另一面——女性地位之高。
2016年末,台北故宫曾举办过一场展览,名为“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与书画鉴藏文化特展”。这位公主,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女——祥哥剌吉公主。
1323年暮春,祥哥剌吉公主邀请二十余位学士文臣前来雅集,展示她珍藏的几十件珍贵书画。其藏品包括隋展子虔《游春图》、唐《定武兰亭真本》、宋黄庭坚《书松风阁诗》、元《元世祖出猎图》等,光是宋徽宗的作品就有五幅之多。
公主能收藏这么多重要书画作品,也能从另一方面佐证元代女性社会地位之高。
祥哥剌吉公主画像
元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 局部
祥哥剌吉公主 旧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人 定武兰亭真本
祥哥剌吉公主 旧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郭熙 早春图
祥哥剌吉公主 旧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浙博的这个展览里,也能感受到这一面。展厅在重要位置展示了一方铜印,为“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
这位监国公主,便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儿阿剌合别乞,嫁给了汪古部部落首领。其夫去世后,她主管部落政事的同时,也兼管河北都总管,管辖黄河以北,包括山西、河北的广大地区,权势地位极高。
内蒙古博物院展陈部研究室副研究员杨国华说,这方官印体现出成吉思汗对女儿的器重与厚望,也可以看出女性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的空前高涨。
元代对提高女性地位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如摒弃了前代的妇女歧视性法令,并设立了多项女性的保护性法律。“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很适合用来形容元代社会的伟大进步。
监国公主铜印大蒙古国
195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五家村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最后,让我们回到展览的主角——建立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
传世的成吉思汗画像,目前只存世两幅。一幅是收藏于台北故宫的《南熏殿图像·元代帝像册》成吉思汗画像,另一幅为著名学者史树青先生1953年从民间征集到的,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南熏殿图像·元代帝像册》成吉思汗画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成吉思汗画像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仔细观察这两幅成吉思汗画像,除了尺寸略有差别外,成吉思汗的仪态、装束、表情基本一致,这说明,二者或出自同一画家之手,或是相互临摹而成。
本次展览展示的成吉思汗画像,便是台北故宫藏品的复制品。画中的大汗身着白色的衣服,衬着他红色的脸庞。
《南熏殿图像·元代帝像册》成吉思汗画像 复制品
原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这可能并不是成吉思汗本人的样子。
世上的伟人们留下了无数画像供后来人瞻仰,有意思的是,伟大的成吉思汗却不允许这么做。据传,他在世时不允许子孙臣民为他作传记,不允许为他作画,不允许把他的名字刻在任何物体上,更不允许在他死后为他建造陵墓。
忽必烈称帝以后,尊称成吉思汗为元太祖,却发现成吉思汗没有画像,无法在太庙陈列牌位,于是召集人绘制。由于没有见过本尊,宫廷画匠们基本上参照了忽必烈的相貌轮廓。
至今,成吉思汗的真实样貌仍是千古之谜,或许只能根据南宋使臣赵珙《蒙鞑备录》一书来加以想象了:“其身魁伟而广颡(宽额),长髯,人物雄壮,所以异也”。1221年,南宋使臣赵珙奉命出使蒙古,曾见过成吉思汗,其记载应当可信。如果以此描述来比对存世的两幅成吉思汗画像,与本人的真实面貌还是很接近的。
《元帝像册》忽必烈汗画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果你对蒙元充满好奇,一定要记得去看看这个展,展览现场还有两个硕大的白色蒙古包,在杭州难得一见,从门外往里头看,围坐十余人仍绰绰有余。此外,展出文物还包括瓷器、玉石器、金银器、铁器、丝织品、骨牙器、纸等,类别涵盖生产生活用具、兵器、钱币、葬具等,还有设计成小童骑瑞兽的元代棋子,颇为可爱的。
这是浙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文物系列特展”的第五个展览,将展至4月8日。
更多展品
红陶篦纹敞口罐8-10世纪
口径10厘米,高10.5厘米,腹径10厘米,底径5厘米
内蒙古博物院藏
黑陶敞口篦纹罐8-10世纪
口径13厘米,底径9.5厘米,高21厘米,腹径17厘米
内蒙古博物院藏
岗嘎墓地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结合独木棺葬具与曲肢葬式推算,岗嘎墓地属唐五代时期室韦文化遗存。是呼伦贝尔草原迄今所知规模最大的古墓群,公元8~10世纪,是进入21世纪以来呼伦贝尔草原最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这为确立呼伦贝尔草原作为蒙古族起源地奠定了重要学术基础。
铜耳环8世纪
高2.9厘米,宽1.7厘米,厚0.5厘米;
高3.5厘米,宽2.2厘米,厚0.7厘米
内蒙古博物院藏
蒙古族的祖先至少可以追溯到7世纪的蒙兀室韦。蒙兀室韦是唐王朝所属室韦诸部之一,其活动地域西接大室韦,北与落俎室韦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东、南与黑水靺鞨为邻。呼伦贝尔西乌珠尔蒙兀室韦武士墓是目前发现和可以基本认定的最早的蒙古早期遗存。与岗嘎墓地同为蒙古族起源地确立的学术基础。墓内出土独木棺中男性为仰面屈肢葬。为了彰显财富和地位,蒙古族贵族男性多戴耳饰,这是北方游牧民族自古以来沿袭的传统。男性耳饰多为环状,下常装饰有珠形宝石。
车钏大蒙古国
直径25厘米,厚7.6厘米
2014年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应昌路故城遗址出土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博物馆藏
车辆在游牧民族的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逐水草而居的日常生活中,车辆载着孩子们,放上他们的居所、御寒物品、食物等等物品,从夏营地到冬营地,追逐牧草丰茂的地方,在草原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车钏大蒙古国
直径25厘米,厚7.6厘米
2014年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应昌路故城遗址出土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博物馆藏
车辆在游牧民族的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逐水草而居的日常生活中,车辆载着孩子们,放上他们的居所、御寒物品、食物等等物品,从夏营地到冬营地,追逐牧草丰茂的地方,在草原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铁镞大蒙古国长8厘米
1987年内蒙古赤峰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镞,即箭头。与箭杆、箭羽等组成完整的箭。
砧子 大蒙古国
长19厘米,宽13厘米
2014年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应昌路故城遗址出土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博物馆藏
应为锻打铁器时所使用的垫铁,有方铁砧子,也有两头尖的羊角砧。不同地域的工匠根据当地所锻打铁器的形状性能来选择不同的样式,实用性较强。
铁锤大蒙古国
长11厘米、长8厘米
2014年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应昌路故城遗址出土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博物馆藏
应昌路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日罕乌拉苏木达里诺尔畔,是元代蒙古族弘吉刺
部的驻冬之地。于元世祖之女囊加真公主时建立,世为鲁国大长公主及鲁王所居,故又名鲁王城。应昌路故城呈长方形,是内蒙古自治区元代古城保存最完好的一个。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矛大蒙古国
通长29厘米,通宽2.5厘米,銎口径2.7厘米
1980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皮箭囊大蒙古国
长80厘米
2009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监国公主铜印大蒙古国
印高6.3厘米,印边长10.8厘米
195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五家村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扁长方体钮,钮上刻“上”和“王”两字;正方形印面,九叠篆体阳文,刻“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印文中心有两行畏兀儿体蒙文。监国公主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儿阿剌合别乞,嫁给汪古部首领,成为汪古部的代表人物。印文所证,其夫死后,她主管汪古部政事的同时也兼管河北都总管,管辖黄河以北,包括山西、河北的广大地区。这方官印体现出成吉思汗对女儿的器重与厚望,也可以看出女性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的空前高涨。元代对提高女性地位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摒弃了前代的妇女歧视性法令,并设立多项女性的保护性法律。“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这一观点很适合用来形容元代社会的伟大进步。
铁刀大蒙古国
长85厘米
2009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蒙古军重骑兵,但两军最后的胜负仍在刀、剑、斧等短兵器的近身搏斗中决出。短兵中,又以刀、剑为主。蒙古兵器中,一种与汉人兵器相似,一种则制造精细,带有本民族特色,尤其在占领印度后,刀剑的制作更加精良华美。
铁标枪大蒙古国
长90厘米
2009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蒙古军以骑兵为主,步兵次之。两者皆精通箭术,以弓箭为主要兵器,铁矛是标枪的头部,安装长柄,成为刺杀或投掷时的武器。蒙古兵在远距离时使用弓箭,冲锋或距离较近时使用标枪、长矛刺杀投掷,可辅助弓箭进行攻击,贴身时便要使用刀剑等武器进行攻击。
铁剑大蒙古国长75厘米
2009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带耳筒状器(火铳)元代
口径16厘米,底径9.2厘米,高36厘米
2009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出土
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藏
碗形口,用于放置弹药;弧形耳便于携带。火药的广泛应用使兵器的发展进入火器时代,元代发明的金属火器火铳,具有无坚不摧的巨大威力,是兵器制造史上的重要科技成果。
铁盔大蒙古国
通高23厘米,最宽23.5厘米
1987年内蒙古赤峰市克旗达日罕乌拉苏木出土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博物馆藏
碗形口,用于放置弹药;弧形耳便于携带。火药的广泛应用使兵器的发展进入火器时代,元代发明的金属火器火铳,具有无坚不摧的巨大威力,是兵器制造史上的重要科技成果。
圆顶铁盔元代
高15厘米,帽径22厘米
1987年内蒙古通辽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铁盔 元代
高26厘米,帽檐径29厘米
1986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宽沿尖弧顶。底部两侧有小孔,穿系绳索可以固定头盔保护头部。
瓷弹丸 大蒙古国
整体长21厘米,宽21厘米,高21厘米
2007年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子采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蒙古军在征战中已经开始使用火器,瓷弹丸可能是火铳所用。虽然威力巨大,但是速度较慢,在作战时,先用火器攻击后,再使用弓箭、刀、剑等进行战斗。
石弹丸元代
直径8.2—12厘米
2010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元上都遗址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石质、球体,是抛石机或铳炮所用的弹丸。球形的石弹丸,在抛射时具有较小的阻力,攻击距离更远,更具破坏力。
瓷雷元代
高16厘米,腹径18.5厘米
1987年内蒙古赤峰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瓷雷,也叫瓷蒺藜。酱釉缸胎,圆形,平底,周身遍布突起的蒺藜刺。顶部有一圆形装药口,侧面有一引信孔。这种造型的瓷雷,在爆炸时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铁蒺藜大蒙古国
通宽25.5厘米,通高21厘米
1987年内蒙古通辽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北方多骑兵,是军队中的重要武装力量,使得绊马成为作战中的重要手段。铁蒺藜埋在地下,用绳索连接,战马奔跑时绊腿摔倒,可成为制约骑兵力量极好的方式。
铠甲大蒙古国
通高86厘米,甲片长10厘米,宽3厘米
2009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蒙古军以骑兵为主,甲胄是其行军作战时保护自己的重要装备。蒙古骑兵均披铠甲,顶铁盔。铠甲由铁片及铁丝、铜丝贯穿制成。材质多有不同,或为铁质、或为皮质、或为银质,身份等级越高,材质及装饰越豪华,将帅皇族多装饰金银珠宝,并饰以纹饰。
白釉提梁壶辽代
口径8厘米,底径9.5厘米,高28厘米,腹围13厘米
1956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管状口。口和提梁同在壶顶部,提梁捏塑成绳索状。提梁下部装饰一圈乳丁纹。口沿一侧腹部饰两条凸棱纹,鼓腹,全足外撇。通体施白釉。
这种样式的提梁壶是“鸡冠壶”的变体。
玛瑙臂鞲辽代
长8.44厘米,宽4.41厘米,厚0.53厘米
1981年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扎拉嘎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臂鞲通体用玛瑙制成,椭圆形,两边外凸并穿孔便于穿接带饰,下部微向内凹便于贴合手臂。晶莹通透,制作精美。臂鞲,也是护臂。契丹人素有“驾鹰”的传统。契丹人本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鹰则成为他们狩猎的工具。臂鞲是供驯鹰人驾鹰的器具。有关于架鹰的场景,在辽代墓葬中的壁画上也有生动的展现。
云纹鎏金铜马具辽代
铃直径6.5厘米,罩径15.5厘米,高4.5厘米,节约6.8厘米×4.8厘米,马衔长20.5厘米
1991年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辽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此套马具包括头部的笼头,胸前的项饰、盘胸,挂在马臀部的后鞧以及马鞍的前鞍桥和后鞍桥装饰,共五组装饰。饰件大多铜制,通体鎏金,主要钉缀或者镶嵌在皮革或木器上。工艺上采用了锤揲、錾花等。同时采用高浮雕和平面线刻的装饰手法。节约、带饰上装饰形似蝌蚪状的卷云纹;项饰由两只戟型装饰、六只铃铛和一个花型缨罩组成;盘胸有杏叶型坠饰和小铃铛作为装饰;后鞧也缀有杏叶型坠饰。马鞍的装饰制作最为精美,前桥与后桥的装饰相同,有少许变化,安桥的外轮廓装饰花瓣纹和团花纹,中间部分装饰大朵的团花纹,背景用鱼子地,空出的素面作为团花的枝干,近看时可以看到花瓣上还刻划着细微而均匀的线条;前、后桥鞍翅也刻花卉纹、鱼子地,留白作为花卉枝干,同时还刻划了卷曲的线条作为海浪的形象装饰在其上,后桥鞍翅上各有五个穿孔便于穿接带饰。
马是契丹人生产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契丹人善制马具,其马鞍被北宋人评为“天下第一”。如今辽代墓葬出土大量的马具为我们再现了辽代马具工艺之精湛。他们使用包金银、多层次錾刻的工艺,呈现出极富层次感的浮雕装饰效果。宋徽宗也曾感叹辽代马具“率皆环奇”。
缠枝牡丹纹金蹀躞带饰辽代
葫芦形带饰:长7.1厘米,宽3.3厘米
长方形带饰:长2.8厘米,宽2.3厘米
1963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林稿乡木头营子村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蹀躞带是腰带的一种,利用蹀躞带可以携带刀具、装饰品等。蹀躞是指从腰带带跨的穿孔引出的下垂小带,可以佩戴弓剑、算囊、刀砺之类。蹀躞带起源于俄国,辽代十分流行。辽代蹀躞带的佩戴不以身份高低而有区别,只是在工艺上有变化。
绿釉刻花鸡冠壶辽代
高24.5厘米,口径5.2厘米,宽15.2 厘米
1978年内蒙古通辽市第二机械林场墓葬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壶体呈扁体,上窄下宽。口部管状,直口。盖呈斗笠形,盖顶呈蘑菇状。口与两个方形耳同在壶顶部。两个方形耳有穿孔,双耳间呈马鞍形。小平底。腹部刻卷草纹。侧边有凸起的仿缝合线纹。施草绿色釉。鸡冠壶又称“皮囊壶”,在辽代的生产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器皿,它的主体是仿皮囊的样式,细节方面借鉴了其它装饰手法,成为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铁刀辽代
通长76.5厘米,通宽4.5厘米
1954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营子辽驸马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铁制,武器。契丹兵制,凡男子年食物以上、五十以下,皆隶兵籍。正军每名备马三匹,备铁甲九事、弓四、箭四百、长短枪、骨朵、斧钺、锤、锥、小旗、火刀石等器。
鸣镝辽代
长7-13厘米,宽4-5.3厘米,厚2.0厘米
1954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营子辽驸马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鸣镝圆身,两端细,中间粗,腹身靠上部有穿孔,与共鸣腔相通,燕尾型铁镞铤插入中间。鸣镝绑在箭杆顶端,射出后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发出声响。
鸣镝在北方民族传统中有着古老的历史,最早记录鸣镝的是《史记.匈奴列传》:“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所以,鸣镝可以作为“领头羊”的角色,并绿釉刻花鸡冠壶 不具备杀伤性。
木弓囊辽代
长75.8厘米,高11厘米
1987年内蒙古赤峰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契丹人善骑射,在生产生活中,弓箭是狩猎的工具,在战争中弓箭是远射程兵器。辽代墓葬壁画中常绘画佩戴弓箭的人,携带弓囊、箭筒的部位基本为右挎箭筒,左挎弓囊。
鎏金铜弩机辽代
长10.5-12.6厘米,高4.5-7.6厘米,宽2.7厘米
1988年内蒙古赤峰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弩机是弩的重要组成部分。弩是使用机械力射箭的弓。一般弩是由弓、弩臂和弩机组成。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使用时将弦张开以扣住弩机,将箭放入弩臂,再扳动弩机,箭既射出。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楚国的琴氏“横弓着臂,施机设枢”。
铁箭镞辽代
长8厘米
1954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营子辽驸马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箭镞,俗称“箭头”。铁质,形态为菱形或三角形。箭镞是古代常见的远射程兵器,其普及程度遍布世界。箭镞的形态并非一成不变,人们根据自身需要或为生产或为战争,不断变换箭镞的外形。
西夏文经卷西夏
长17.5厘米,宽13.8厘米
1994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绿城遗址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字、唐古特文。是记录西夏党项人语言的文字。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称帝前的大庆元年,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共5000余字,结构仿照汉字,笔画繁冗。西夏人语言现已失传。西夏的统治者提倡信仰佛教,并且全面接受了佛教的思想体系,它和西夏政府大力提倡的儒家思想并驾齐驱。
褐釉剔花扁壶西夏
高18.5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1.2厘米
195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临河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扁壶壶身圆形,扁腹,腹两侧各有一圈足,壶身侧面有四系以便穿结绳索。壶身两面各饰一圈缠枝纹。这种剔花和划花相结合的装饰手法是西夏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西夏最大的制瓷作坊位于宁夏灵武磁窑堡,他们的陶瓷受磁州窑、耀州窑等窑口的影响,装饰方式中以剔花最具代表。这种技法是将划花、刻划与剔花相结合,即把刻划花纹周围的釉剔除,露出瓷胎。
金指剔西夏
长5.56厘米,宽0.85厘米,厚0.27厘米
196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五星乡高油房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金指剔为模铸,柄端为三瓣花形,有穿孔,穿一金环;柄为对联的双鱼,上托仰莲,双鱼立于莲座之上。柄下连接双面斜刃指剔。这件指剔融入了许多佛教题材。
西夏文铜刀西夏
长17厘米,刃宽1.7厘米
1988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刀首有穿孔,刀柄处刻西夏文,刀身弯曲,刀刃向内弯。
在北方草原上,刀身弯曲的青铜刀很常见,在战国时期的遗迹中就常出土这种样式的短刀。它们常佩戴在身上,功能用途很多。
都统铜印金代
印边长6.5厘米,印高4.5厘米,印厚1.9厘米,
印钮高2.8厘米,宽3.6厘米,钮厚1厘米
1974年内蒙古内蒙古 包头固阳县西斗铺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铜印为正方形,长方形钮。印面阳刻九叠篆书“都统所印”;钮上纂刻阴文“上”。
“都统”,是武官的官衔,始见于前秦,唐、辽、金等时期也有这一官衔。九叠篆,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视笔画的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之分,之所以称为“九叠”,则是因“九乃数之终,言其多也”。宋时的叠篆,未成为普遍的官印制度,却成为西夏、辽、金的官印格式,成为官印的象征。
铜酿酒锅金代
上口径41.6厘米,下口径38厘米,高48.8厘米
1982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酿酒锅分两部分,下部是甑锅,上部是圆锅。它是中国蒸馏酒技术臻于完善的重要物证。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蒸馏酒与传统发酵酒不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言:“烧酒(即蒸馏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但是这套酿酒器具将我国蒸馏酒的历史提前到了金代。
仿古纹黑陶玉壶春瓶金代
口径7.59厘米,底径9.13厘米,腹径13.12厘米,高25.7厘米
1958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金代墓葬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
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中国瓷器中的一类典型器。它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这件黑陶玉壶春瓶,全身布满仿古纹饰,在金代瓷器中,仿古纹饰的造型比较少见,所以更显这件器物的珍贵。
八思巴文银圣旨牌元代
长30厘米,宽8厘米,厚0.1厘米
199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银牌整体呈长方形,八思巴文鎏金。上部有可转动圆环,用于系挂,圆环一侧刻“丁字八十号”。银牌两侧分别刻有两行和三行八思巴文,其意为:“依靠长生天的力量,皇帝的名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尊敬服从的人,将会被定罪处死”。此牌是元代四、五品职官所佩戴的身份牌。
“常乐站印”铜印元代
边长5.71厘米,高5.11厘米,印面厚1.39厘米
1953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正方形印面,铸篆书“常乐蘸印”四字;长方形印钮,上刻“上”字;印背右侧刻“常乐站印”,左侧刻“中书礼部造”、“至元五年十月日”。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随着蒙古各部的统一,蒙古汗国对外联系的加强,作为传递军情和物资的站赤逐步建立起来。从大都、上都到岭北行省的站赤,从东到西有三条,即帖木里(车)道、木怜(马)道和纳怜(草)道。木怜道从上都出发,经兴和路过大同,出阴山,进入草原,至哈喇和林,在政治、经济、军事,特别是在“供需漠北”食粮之中具有相当重要地位,常乐站就是木怜道上的一个驿站。
“管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铜印元代
印高8厘米,边长8厘米
198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正方形印面,长方形钮。印文为篆书八思巴文,印背右边刻“管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印”,左侧刻“中书礼部造”、“至元十九年四月日”。据专家认定,八思巴文与印背右边汉文完全一致。该印是元代管理女真族事务的官印。
侍卫亲军是元代极为重要的军事力量,为元世祖忽必烈创制。《元史》卷九九载“至元二年十二月,增侍卫亲军一万人,内选女直军三千,高丽军三千,阿海军三千,益都路一千”、“高丽女直汉军万户府管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等内容,可知元代的侍卫亲军人选,不光由蒙古族充任,还有其他民族成员,并且“管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隶属于“高丽女直汉军万户府”,“管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戍守的地点应该在东北地区。
镂空铁马鞍元代
前部:通长28.5厘米,通宽16厘米,厚3.5厘米;
后部:通长22厘米,通宽24厘米,厚4.5厘米
200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铁质,镂空。马鞍的前桥和后桥呈弧形,正面及后桥有镂空的动物纹。
龙凤纹金鞍饰元代
2001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墓葬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鞍饰采用镂雕工艺,高贵典雅。在前鞍桥、前鞍翅、后鞍翅等显要位置装饰双龙、单龙、飞凤等代表身份等级的图案,并曾镶嵌宝石。与鞍饰同出的还有大量其他金银器,以及玻璃器、珍珠、琥珀坠饰、丝织长袍等,推测这是一处典型的蒙元时期贵族妇女墓葬。
花瓣形鋬耳金杯元代
高5厘米,通耳长14.1厘米,口径12.1厘米
1976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五股泉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杯体为连弧形,口沿为一周凸棱,弧腹,口沿外侧突出一月牙形鋬耳,其下有一圆环,杯底錾刻缠枝牡丹团花纹,外圈饰忍冬花纹,口沿外侧饰忍冬鋬耳上面饰缠枝牡丹花纹和忍冬纹。
高足金杯元代
高10.3厘米,口径9.8厘米,足径5.7厘米
1976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五股泉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錘鍱焊接而成,敞口卷唇,圆腹较深,圜底,高圈足呈倒置喇叭状,素面。为元代蒙古贵族生活用具。
银鎏金錾花双系钵元代
直径12厘米,高4厘米
2001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银质,鎏金,打制,圆形,较薄,直口,直壁弧形底,双系。表面錾刻一周花卉纹。
六耳铁锅元
锅口径33.5厘米,高17.5厘米,耳长8.9厘米
197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
生铁铸造,直口,圜底。肩腹部一周铸六耳。锅架,三亚腰形托,腹部镂雕几何纹,扁三足。
四系酒瓶元代
高17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6.3厘米,腹径9厘米
2015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察干巴吐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小口,平沿外侈,颈部有四系,腹微鼓,圈足,施黑釉,圈足无釉。
弦纹铜盆元代
口径41.7厘米,底径26.4厘米,高7.8厘米
201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宽平沿、浅腹、平底、底有两个圆环,盆内施弦纹。
三尖足铁锅元代
高47厘米
1988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铁锅浇铸,敛口,宽平沿,腹微鼓,三尖足较高,桥形双耳,耳上部至口沿有凹弦纹数道,铁锅氧化严重。这种锅方便,适合游牧民族生活。
铜玉壶春瓶元代
高29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8.5厘米,腹径17.5厘米
1983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质地铜,喇叭形口,细颈,下垂腹,器身饰数道弦纹,颈部饰一道凸弦纹,圈足底略外撇。底内凹。线条流畅,形象简明。
掐丝嵌宝石金饰件元代
长8.9厘米
2001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金质,饰件采用黄金拉丝点焊工艺制作,掐丝,整体呈菱花形。中间镶嵌宝石,有脱落,造型精美,典雅,是元代时期贵族所用的装饰品。
八思巴文大元通宝铜钱元代
直径4.2厘米
198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元武宗至大年间所铸,非年号钱,有八思巴文和汉文两种。该钱币钱文为八思巴文,汉译“大元通宝”。
鋬耳银杯元代
高4.9厘米,长口径10.8厘米,短口径8厘米
195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华涌泉捐赠
内蒙古博物院藏
器形呈半椭圆球体,口沿一侧焊接绶带结形鋬手,鋬手下有一环耳支撑。杯内两侧有瓜棱,內底部錾刻一周联珠纹,内有梵文“吽”字。
鋬耳金银杯是蒙古贵族典型的饮酒器具,在内蒙古元代文物中比较常见。此杯有梵文刻字,应该具有宗教意义,可能为宗教祭祀或者宴会用品。
萨满法服清代
衣长140厘米,两袖宽172厘米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征集
内蒙古博物馆藏
此萨满服集中以鸟类信仰为突出特征的蒙古萨满信仰的基本特点。长袍前后及袖上缀饰彩布条,伸开双臂直立时,布条展开呈倒扇面形。同时,其前胸、后背都佩带铜镜和小铃铛,以表示其化做精灵或依靠精灵飞天潜地之能。
散舞砖雕元代
长32厘米,宽29厘米,厚8厘米
2005年呼和浩特市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长方形,表面浮雕一人横握笛类乐器,身形随着音乐舞动,衣带飘起,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元代乐舞具有蒙古族豪迈粗狂,热情洋溢的民族特色,此件砖雕反映了元代乐舞的舞蹈精华,艺术成就颇高。
色拉西用朝尔(马头琴)清代
高96.2厘米,宽21厘米,厚5.5厘米
1980 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征集
内蒙古博物馆藏
色拉希(1887—1968),内蒙古哲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人,著名朝尔演奏家。朝尔蒙古语称之为“奇奇里”,为两弦拉奏乐器,琴弦以马尾为之,被视为马头琴的前身。它保持着胡笳时代人声与笳声共鸣形成的双音特点。蒙古人取其共鸣之意,称其为“抄兀尔”,也就是朝尔。
>> 点击回顾
一场公主的雅集,邀你同观
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郭熙「早春图」等宋元珍品
大朝传说:成吉思汗与黄金家族的风采
展览时间:2018年2月2日-4月8日
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E区)
展览内容:150件(组)主要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文物
开放情况:周二至周日 9:00-17:00
________________
特别鸣谢
浙江省博物馆
内蒙古博物院
________________
特约编辑:薛晶
出品:林梢青
ART一点
现已开通评论功能
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相关日志:
- 2020-11-06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视频】8月6日南京、苏州、常州、上海、杭州双卧七日夏令营2280元-陕西腾辉国旅
- 2020-11-06 广州市地税【视频】喀什市国税局打造南疆最大网上办税体验厅-喀什电视台
- 2020-11-06 汶川大地震电影【视频】8月12日(周六)特惠!游船玩转天马岛、乘索道赏大型史诗级历史大剧《天马忠魂》-苍山风行户外
- 2020-11-06 梦醒了简谱【视频】70后一定要听的30首歌找全了,快收藏-陳大會國學文化
- 2020-11-06 常州红星美凯龙【视频】唯老村长独活 千年老树砍下做棺材,引发万蛇倾巢而出,全村皆亡-老板谈创业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
- 文章归档
-
- 2020年11月 (60)
- 2020年10月 (313)
- 2020年9月 (302)
- 2020年8月 (317)
- 2020年7月 (312)
- 2020年6月 (294)
- 2020年5月 (325)
- 2020年4月 (302)
- 2020年3月 (321)
- 2020年2月 (286)
- 2020年1月 (311)
- 2019年12月 (313)
- 2019年11月 (214)
- 2019年10月 (240)
- 2019年9月 (292)
- 2019年8月 (223)
- 2019年7月 (92)
- 2019年6月 (84)
- 2019年5月 (97)
- 2019年4月 (1583)
- 2019年3月 (2194)
- 2019年2月 (360)
- 2019年1月 (386)
- 2018年12月 (206)
- 2018年11月 (306)
- 2018年10月 (328)
- 2018年9月 (291)
- 2018年8月 (312)
- 2018年7月 (311)
- 2018年6月 (294)
- 2018年5月 (318)
- 2018年4月 (302)
- 2018年3月 (317)
- 2018年2月 (282)
- 2018年1月 (324)
- 2017年12月 (326)
- 2017年11月 (300)
- 2017年10月 (319)
- 2017年9月 (299)
- 2017年8月 (303)
- 2017年7月 (149)
- 2017年6月 (86)
- 2017年5月 (98)
- 2017年4月 (81)
- 2017年3月 (97)
- 2017年2月 (86)
- 2017年1月 (90)
- 2016年12月 (107)
- 2016年11月 (101)
- 2016年10月 (101)
- 2016年9月 (84)
- 2016年8月 (92)
- 2016年7月 (94)
- 2016年6月 (92)
- 2016年5月 (108)
- 2016年4月 (90)
- 2016年3月 (92)
- 2016年2月 (85)
- 2016年1月 (93)
- 2015年12月 (102)
- 2015年11月 (98)
- 2015年10月 (92)
- 2015年9月 (84)
- 2015年8月 (91)
- 2015年7月 (86)
- 2015年6月 (97)
- 2015年5月 (92)
- 2015年4月 (81)
- 2015年3月 (94)
- 2015年2月 (81)
- 2015年1月 (90)
- 2014年12月 (102)
- 2014年11月 (95)
- 2014年10月 (92)
- 2014年9月 (100)
- 2014年8月 (101)
- 2014年7月 (90)
- 2014年6月 (106)
- 2014年5月 (99)
- 2014年4月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