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张瑶萱做人,厚道一分是福气,谦退一分是涵养,沉静一分是智慧!-国学儒释道智

作者: admin  发布: 2019-03-31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416次

张瑶萱做人,厚道一分是福气,谦退一分是涵养,沉静一分是智慧!-国学儒释道智

张瑶萱

《水浒传》中的英雄喝了酒就力气大增,鲁智深酒后倒拔垂杨柳,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说,喝一分酒长一分力。同样,厚道、谦退、沉静,则是我们的精神之酒。做人,如果能厚道一分,就能增加一分的福气;谦退一分,就能增加一分的涵养;沉静一分,就能增加一分的智慧和力量。

一、厚道一分是福气
《易经》曰: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道是人生最大的福气,厚道一分就有一分的福气,厚道十分,就有十分的福气。厚道是河水深层的潜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一个人的厚道既炼成一种品格,更是一种高尚和可贵的心态。
厚道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古老原则。《周易.坤卦》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是以厚德去包容万物。大地以广厚之德,载含万物,容载万物。厚德能够容人、容物、容事。
《道德经》说厚道: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厚道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居其实,不居其华”。老子看到,作为的华丽、繁华,或者我们现在说的“名利”,本质上是薄的,不实在的,更非永恒的。什么才是实在的、厚的?老子给出的答案是“道”。“道”就是朴,见素抱朴,返璞归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一个厚道的人,一定要质朴、真诚,不要过度追求繁华、虚名。人一旦全心追求这些,那么必然会变得虚伪。
厚道才是最高的精明。厚道之人,人人都愿意与之交往,因为这样的人让人感觉踏实、放心,打心底里尊重、信赖,于是就能积累人缘、积聚人气,处处利于做事为人。
厚德就是仁爱之心,厚道的人都以仁爱之心包容别人。孔子参加人家的丧礼,在有丧事的人身边,他都能感同身受,自己替他们悲伤,连吃饭都会不舒服,那种时时都能体恤别人的心情也是一种厚道。厚道的人懂得切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能做的,就尽自己努力去做。所以,与厚道者相交,无需设防,他会想着你,帮助你。
厚道是最好的人缘。《论语》上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一个厚道的人就这样,别人都愿意跟他相处,做他的朋友,对他有一种深厚的信任。因为厚道的人做事厚道,“可以把很小的孤儿委托给他教养,也可以托付一个百里大的诸侯国的命运给他,面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他能够保持大节不变,意志不可剥夺。

二、谦退一分是涵养
《周易》:“谦,德之柄也。”
谦卑礼让。这个人德行越来越高,心量越来越大。谦卑就是对万事万物持怀有一颗敬畏的心,这份敬畏是源自于敬重。
《周易》中的谦卦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在古人看来,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说都在一个“谦”字里了。谦卦的卦象是“高大的山峰隐没在大地之中”,高山峻岭,伏藏在地的下面。高大显示不出来,此在人则象德行很高,但能自觉地不显扬。谦卦是《易经》之中唯一一个六爻全吉的卦象。
万事退一步就叫谦,不傲慢就叫谦,让一步就叫谦,多说一声谢谢、对不起,就叫谦。
《史记》中曾记载,老子曾经告诉孔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一个头脑精明的商人非常懂得深藏财货,而外表看起来好象空无所有;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非常懂得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这便是所谓的“大智若愚”。
谦与道家的守愚暗暗相合,可以说是人生的大智慧、大涵养和大境界。曾国藩就曾指出:“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
谦虚,就是修一颗最好的平常心,是一种返璞归真、光而不耀的大境界。永远都不要自满、骄纵,永远都不要自以为高人一等,自己为高贵而蔑视别人。谦退卑微于低处,才是人生最正确的位置,最好的归宿。

三、沉静一分是智慧
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老子还说:“守静笃。”意思是使生活清净,坚守不变。“笃”是极度、极点的意思。我们的智慧、道德,都从清净、宁静的心自然流露出来。每天吵吵闹闹,每天心浮气躁,不可能开智慧。
《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
静,不仅是一种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
所谓静生百慧。道教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曾国藩年轻做事,难免有心烦气躁之时。他的老师理学大家唐鉴先生送给他一个字——“静”。从那时起,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获益良多。
曾国藩说,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整天慌里慌张的人,难成大事,就是因为缺了“静”和“安详”的智慧。
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曾经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他说人到中年,见闻增多,阅历渐丰,人脉繁富,办事有方,这是好事。但同时人也变得思虑过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纷披,则又不是好事。如何让复杂变得简单,让纷繁复杂变得清澈,让分散变得集中?这需要静以修心,“静”是去“躁”、去“繁”,返璞归真的良方。
只有守静的人,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幸福和美。浮躁的人、脚步匆忙的人总是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或许会经历人生岁月的蹉跎或道路的泥泞坎坷,但保持淡泊的处世态度,泰然处之,就能在纷繁中找寻自己的心的超然和安宁,不受世俗的干扰和冲击,人生也更豁然开朗。
厚道、谦退、沉静,修行的正途,人生的正味!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我们又当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佛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实的建议。关注国学儒释道智,从这里开始你的信仰!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