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张瑶萱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研究-励和图情之家

作者: admin  发布: 2019-03-30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279次

张瑶萱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研究-励和图情之家

张瑶萱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研究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儿科消化系统胃肠疾病,其临床症状以腹胀,饮食不佳为主,患儿营养状况明显受到影响,长时间功能性消化不良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国内的一项研究发现,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率约为20%,约占儿科门诊总就诊人数的4%。目前对于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有一致报道,多认为与胃酸分泌异常、神经、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等因素有关,其中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在治疗方面,目前仅限于经验性的对症治疗,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多将增强患儿胃动力作为主要治疗目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不佳及反复发作是患儿反复就诊与医疗耗费增加的主要原因。异常饮食行为因素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过度关注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能会导致患儿病情加重,影响治疗。现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分析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机制,进一步探讨更为安全且有效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法。
一、流行病学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全球范围内以女性、年轻者、社会地位低下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较多见。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3%,且其中有超过60%的患者长时间伴随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无需过多干预即可自行消失,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有新的症状出现,此外,部分患者的症状同其他胃肠疾病的症状重叠,但总体而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相对稳定。
在我国关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的研究并不多见,而美国的一项关于东北部郊区507例青少年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近10%的青少年伴有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而西伯利亚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250例女性青少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约为27%,而189例男性青少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约为1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意大利一项研究表明,110例年龄≤12岁的儿童中有约4%伴随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表现,其中3.7%属于胃动力障碍性消化不不良,患病率并不高,而儿童发生慢性腹痛的发病原因中,65%为肠易激综合征,35%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国内一项儿科消化门诊研究指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随患儿年龄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主要年龄段为≥6岁。尚不能说明国内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因长时间存在的消化障碍及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生活质量降低,极易引发饮食困难、精神压抑、活力降低等表现。有报道称,功能性消化不良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将导致一系列的慢性器质性病变发生。
二、发病机制
一直以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是心理、遗传、生理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脏敏感性增高、胃肠动力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基础。
1.胃肠动力障碍健康人群在进餐后将进入到消化期,为接纳更多食物,胃近端发生容受性舒张,而为了消化食物,胃远端则出现明显的收缩及蠕动;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幽门、胃部及十二指肠等运动协调性均不理想且存在明显动力异常,常出现胃排空延迟、近端胃容受性障碍、胃节律紊乱、胃窦动力减弱等情况,这些均是胃肠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
2.消化道内脏高敏感性消化道内脏高敏感性是一种对生理性刺激产生不适的表现,主要指平滑肌及胃肠黏膜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相关反应,如酸的感觉值降低、机械性扩张敏感性增加、容量值降低等。相关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扩张敏感性增加与进食后嗳气、上腹部疼痛、体重降低明显相关,在受到胃扩张刺激后出现的不适感较健康人群严重。此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对胆汁、胃酸及营养物质也较敏感。
3.胃酸分泌早期研究发现,少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空腹时伴随轻微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在进食后有缓解,或在接受抑酸治疗后有改善,有学者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胃酸的过量分泌相关。有研究发现向健康人群胃内灌注酸性溶液,发现一段时间后出现与消化不良有关的症状。该研究支持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酸分泌相关。然而又有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酸分泌量及基础胃酸分泌量均增加,消化不良相关症状及其炎症程度与胃酸的分泌并无明显相关性,可见,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胃酸敏感度异常有关,而与胃酸过量分泌无关。故胃酸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4.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窦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然而其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有研究纳入1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进行观察,发现胃黏膜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70%,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是否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一直是临床争议的重点。
三、治疗
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特效手段可以根治,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需采取不同且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应根据患者可能存在的病理机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选择个性化的方案,以期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胃动力药物、助消化药物、胃动力与助消化药物联合、中药、中药与胃动力或助消化药联合等。
1.胃动力药物胃动力药能增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食管蠕动,促进十二指肠及胃的收缩力与张力恢复,增加患儿幽门的收缩协调性,同时药物还能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及促进食管蠕动,从而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1)红霉素 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化学结构与青霉素相似,常用于多数革兰阳性菌与少部分革兰阴性菌等微生物感染疾病;此外,红霉素还对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及衣原体等有理想效果,可不必进行皮内敏感试验,实用性更好。红霉素作为促胃肠动力药物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确切。空腹使用后可刺激消化间期发生移行运动,提前促进复合波产生,最终促使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规律,加快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同时,红霉素还可刺激胃动素内源性释放,增加胃动力,促进消化道蠕动。然而,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使用时需准确掌握剂量,避免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
(2)多潘立酮 多潘立酮属于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是苯咪唑类化合物,药物在使用后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选择性阻断多巴胺受体而提高食道张力,增强胃动力,加速胃排空,故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治疗。此外,多潘立酮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还可增加患儿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减少胃食管反流,促进胃蠕动,协调胃十二指肠正常运动,使患儿胃排空情况达到理想状态;同时抑制恶心呕吐症状,避免胆汁反流发生,不影响胃液分泌。将多潘立酮用于治疗诸多与胃肠道运动异常的疾病效果均理想,且有明确的促胃动力之效。此外,因多潘立酮使用后无法轻易穿透血脑屏障,故对脑内多巴胺受体并不会产生抑制,患者在使用后极少出现神经、精神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较理想。但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为小儿患者,其身体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善,药物的用法用量还应谨慎。故对于部分病情严重或年龄较小的患儿,可在疗程内间断给药,避免出现中枢神经与锥体外系等不良反应,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3)枸橼酸莫沙必利 莫沙必利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可直接作用于胆碱能神经节,促进乙酰胆碱释放,增强消化道上平滑肌运动,从而达到理想的促胃动力的效果,且不会引起因结肠运动增强及多巴胺D2受体阻滞导致的不良反应。近年来,枸橼酸莫沙必利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其疗效优于多潘立酮与甲氧氯普胺,然而部分西方国家相继报道莫沙必利可导致患者并发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等情况,少部分患者在使用莫沙必利后出现心脏骤停等情况。国内虽未有类似报道,但对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应慎重。
2.助消化药物助消化药物用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利于减少肠腔内尚未消化的食物的比例,加速患儿腹部不适、腹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快速缓解。该类的药物的使用以复方阿嗪米特、双酶消化散较常见,两者均属于各类消化酶复方制剂,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备受认可与肯定。
(1)复方阿嗪米特 复方阿嗪米特因综合了各种消化酶,解决了患儿自身导致消化不良的基础原因,用于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复方阿嗪米特属于促胆汁分泌药物,能够增加胰酶与胆汁的分泌量,提高促消化功能,同时能抑制肝内胆固醇的合成。药物中胰酶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能够积极改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利于小儿消化功能的恢复。此外,复方阿嗪米特在使用后还可促进患儿肠腔内残留物的消化,抑制肠腔内细菌分解有毒产物,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从而促进患儿腹部不适、腹胀等临床症状快速缓解。此外,复方阿嗪米特中所含的纤维素酶还具有解聚、切断与溶解细胞壁之效。同时,纤维素酶的应用还可促进患儿因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的酶失调等情况改善。而二甲硅油因有促胃内液体表面张力降低的作用,患儿用药后胃内气体排出,则腹胀症状改善,从而缓解腹胀、胃痛。
(2)双酶消化散 双酶消化散是一种主要由胃蛋白酶与乳酶合制而成的复方制剂,药中所含乳酶生属于活肠球菌的干燥制剂,在肠内分解糖类生成乳酸,促进患儿肠内酸度增高,从而起到抑制腐败菌生长繁殖,减少并阻碍肠内发酵,减少产气,有着理想的止泻、促消化的作用。而胃蛋白酶则属于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在胃酸参与下使凝固的蛋白质分解为蛋白眎、蛋白胨和少量多肽,是机体碳水化合物代谢必需品,具有理想的促消化功能。虽然该药物用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报道较少见,但其临床应用效果受到广泛认可,具有药效发挥快、不良反应少、疗效高等特点。
3.胃动力药物联合助消化药物胃动力药物与助消化药物联合应用既能增强功能性系消化不良患儿的胃蠕动,加速胃排空,促进胃与十二指肠的协调,促消化吸收,又能在胃中直接与食物残渣相接触,加速食物残渣的代谢分界,加快患儿消化吸收,增强疗效。
4.中药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治疗以健胃醒脾、解表化湿、止泻升清、散寒止呕、下气和中、宽中除满为主,药物选择上,既要求增强胃肠动力收缩节律,又要求增加消化酶分泌量,加速动物蛋白与脂肪的消化,以达到促临床症状缓解的目的。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机制复杂,多因环境、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等综合作用共同诱发,因此,在治疗上应先掌握患儿具体病因,根据病因为患儿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针对性及合理性,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而对于部分病因不明或由多种病因共同参与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可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资料来源:
王英,胡玲.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8,24(20):4055-59.
感谢关注“儿科助手”微信公众平台!点右上角,下拉菜单点“全部消息”可在搜索页面查找感兴趣的内容。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