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张瑶萱做园丁式还是木匠式父母-悠爸说STEM

作者: admin  发布: 2019-03-29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252次

张瑶萱做园丁式还是木匠式父母-悠爸说STEM

张瑶萱 你是园丁式还是木匠式父母读《园丁与木匠》 有感
大家好,暑假已过大半,孩子们也快要返校开学了。是否有父母在想:暑假终于要结束了,可以把熊孩子交回给老师了。不可否认,对于大城市的年轻父母来说,孩子们的寒暑假是一个巨大的带养挑战,不仅花钱耗精力,精神还高度紧张。但是开学了就可以真的完全丢给老师了吗?工业革命以来不足三百年历史的学校真的可以完全解决孩子带养的问题吗?孩子从婴儿阶段到青春期,大脑会经历怎样的发展过程?人类的进化历史如何促成了这个进程?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去科学的养育孩子呢?
园丁与木匠
相对于STEM这类”术”的层面的教育,上面的问题可能更着眼于咱们中国人说的“道”。暑假孩子不在身边,放回深山放养、傻玩,悠爸才得以有时间认真看了一本关于养育的书。今天开始悠爸会分三期和大家聊一聊这本最近看过的书:《园丁与木匠》 (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得到App的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里。悠爸在得到APP上订阅了一些专栏,万老师的“精英日课”便是其中之一。该专栏主要会介绍国内外的一些新书,不过这些书可不是畅销书排行榜上的新书,有些书甚至国内还没引进中文版。这些书的主题更多的是有关当今世界一些新的科学研究、新的发现或者一些可能会改变你三观的硬知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惊奇刺激的真实世界,如《生命3.0》、《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穿越平行宇宙》、《人工不智能》等等。通常我在听完他的书评解析后,如果觉得不过瘾,就把书买回来自己看。而《园丁与木匠》就是其中一本让我饶有兴趣亲自探索一番的书。这本书其实2016年就出版了,但是一直没有出中文版,悠爸只好在亚马逊上下单去买了一本原版的,书贵(18美刀)且不说,收货花了快一个半月时间——5月初下单,6月底才收到。不过好书不怕等,看完后确实对育儿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为了日后能时常温故而知新,在出差的高铁上,?顺手把它们写下来了,也希望借此和其他家长及老师们一起探讨学习。



《园丁与木匠》是一本从儿童脑科学发展和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父母和子女间关系的书,书的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Alison Gopnik. Alison是儿童学习和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她本人不仅是个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和祖母,她自己育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孙子辈的孩子,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爱和学习
全书主要讨论了涉及传统养育观念的两对矛盾:爱和学习。
爱的矛盾之一:依赖和独立
爱的矛盾之二:特殊性和普遍性(对自己孩子的爱的特殊性,自己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高于其他孩子的利益和家长自己的幸福)

没有人会否认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其中很多父母因为这种深深的爱却把养育变成了一份目标明确的“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养育(工作)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更好、更幸福、更成功的成人,至少比隔壁老王家的孩子要成功(有些父母嘴上不说,潜意识里却常常有这样的想法)。
家长们时不时就焦虑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学校表现的不够好,这些要做的更好的压力也在无形之中传导给了孩子;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与朋友的孩子或者认识不认识的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在学什么,试图找到一个方法(How to),然后期望按照这个或者那些方法,孩子也能在某些方面与别人家的佼佼者做得一样好!
工作模型对于木匠和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好的模型,因为他们的成果可以量化:木匠做了多少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尺寸、角度、边缘是否完美;企业家做的企业的盈利情况可以进行比较。然而,如何量化分析一个养育行为或者过程呢?如果有这样一个统一的方法可以培养一个出统一优秀的孩子,那么当这些孩子长大了,未来还会有更好的成人或者不好的成人之分吗?
因此,正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Alison在书中开篇就来了个当头棒喝:把养育当成工作不仅不会让你的孩子成为更好的成人,反而让父母和孩子的生活变得更糟糕!近期朋友圈里流传的辅导孩子作业时要默念三遍“亲生的”才不会崩溃的妈妈,疲于奔命的穿梭于各大K12课后辅导班和兴趣班的父母和孩子,不正是这种爱的矛盾的真实写照吗?

Alison说成为父母的最好的回报不是你的孩子的成绩或者奖杯,甚至不是他们的大学毕业和结婚。这个回报来自于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每时每刻因为这个特别的生命的陪伴而产生的愉悦,对孩子来说亦然。如果没有从内心接受这个观念,不少家长仍会把这句话当作鸡汤文,一旦面临现实的冲突和挑战就会回到传统的养育模型里。
传统养育模型在学习上聚焦于如何让孩子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学得更快!父母和学校教给孩子们他们“应该”学习的内容从以决定未来他们会如何思考和行动。注意这里的“应该”指的是父母和学校的经验。
学习的矛盾之一:玩和学
学习的矛盾之二:传统和创新
什么是玩?按字面的理解,玩应该是孩子自发的不以完成特定目标为目的的一种行为。似乎所有的父母都不反对孩子应该有时间去玩,也相信可以从玩中去学习。但是去到玩什么,玩多久的阶段,父母的意志就体现出来了。父母通常会鼓励或者引导孩子们去参与一些在成年人看来有特定目的的玩如一些体育活动篮球、足球及发展孩子社交的一些所谓玩的活动(至少在家长看来他们是在玩而不是在学习),而不是一些家长们看不到目的的“傻”玩,如追逐嬉戏、角色扮演等。然而Alison却告诉我们,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这种无处不在的看似无目的玩耍(追逐嬉戏、角色扮演过家家等)对孩子的大脑成长却是有着特殊的功用的。
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书和电子设备之间的竞争是传统和创新之间矛盾的一个显著案例。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传统和创新的矛盾呢?
依赖与独立,特殊性和普遍性,学和玩,传统和创新这四对矛盾在儿童阶段会表现的最明显并且将会一直隐藏在难以处理的青春期和成人期问题的背后(如果在儿童阶段处理不好的话)。

传统观点下的育儿,父母就像是木匠,混乱和差异性是木匠的敌人,精确和控制才是他们的盟友。测量两遍,切割一次。一刀一刻的打磨、塑型,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孩子成为的样子,甚至不惜把自己未完成的人生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不符合这个目标导向的内容全部裁减掉。很多父母并不是有意识要这么做,但是潜意识里认可这个观念,实践起养育活动就不知不觉会走上这条路。

而现代育儿观念下,养育孩子就像照顾一座花园,父母就是那个园丁。好的园丁致力于维持能支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肥沃土壤,在这个系统里,美的、有力量的、脆弱的甚至生长艰难的植物都能健康生长。好的园丁需要经常地做出改变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如气候和季节的变化。长远来看,相比贴心照顾的温室花朵,这种变化的、弹性的、复杂的和动态的系统会更加的有生命力和弹性,能够孕育出更加有韧性的生命。
对孩子的爱不是为了把他们改造成父母希望他们成人后的样子,而是给予他茁壮生长的环境,这个环境应该是丰富,稳定,安全的并且变化、创新能够从中生根发芽的;不是为了按我们的意愿塑造他们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命运;不是为了给他们指明人生的道路,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即使这条路是我们自己不会选择的或者不愿为他们选择的!
好的父母不会立志于把孩子改造成更聪明,更快乐或者更成功的成年人。好的父母帮助创造一个有活力,适应性强,有弹性的下一代,支持他们去面对将来人生中无可避免又不可预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所以Alison认为父母的工作不是去生产某一种特质的孩子。相反,父母要做的是提供一个充满爱,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孩子的许多不可预测的特质都能得到生长和发展;父母要做的不是定型孩子的心智,而是让孩子去探索这个世界公序良俗支持下的所有的可能性;父母要做的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如何玩,而是给他们玩具,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玩。父母不能强迫孩子学,但是可以提供环境让他们自己学。
以上就是我读完这本书后对Alison关于现代养育理念的研究结果的一些粗浅认识。由于时间关系,关于《园丁和木匠》这本书悠爸和大家今天就先聊到这。后面两期,悠爸会分别和大家聊聊Alison研究给出的儿童学习的特点和青春期孩子的养育指南。顺便说一句,Alison为了令书中的内容通俗易懂,并没有在正文中纳入一些对普通人不易理解的专业名词或者概念,而是把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书目列在了全书最后以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深入了解。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