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张瑶萱儿子偷7000块钱8天花光,被父亲打几百下...孩子偷东西了,爸妈该怎么教育?-安徽青年网

作者: admin  发布: 2019-03-14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179次

张瑶萱儿子偷7000块钱8天花光,被父亲打几百下...孩子偷东西了,爸妈该怎么教育?-安徽青年网

张瑶萱父亲持竹板4分钟暴打儿子百余下 母亲拍视频上传网
最近网络上一条4分14秒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一位父亲在床上用棍子打自己的孩子,一边打嘴里还一边叨叨,妈妈也在旁边帮腔,据奶奶说打了有几百下。视频是妈妈录下来的,目的是把视频发给一起花钱的其他孩子们看。

事情的缘由是因为孩子私自偷了家里7000块钱,和朋友在外面仅用了8天时间就随意花掉了,孩子的爸妈得知后又气又急,直接抄起棍子把孩子堵在床上就打起来了,还让孩子的妈妈录下来。孩子在挨打的过程中不断的求饶,父母一边打一遍教育孩子:用钱的时候怎么没想这事爹娘辛苦挣的钱,花起来这么随便……

整个过程中孩子只是不停的哭泣和躲闪,没有反抗,最后还是孩子的奶奶心疼孩子夺下了父亲手里的棍子,然后坐在床沿哭泣,孩子的父亲也伏在墙上号啕大哭起来……

一条短短的视频引发网友们热议:这孩子该不该打?有的支持该打,不打不成器;有的网友表示不管如何也不能这样打孩子,还录下来传到网上,这以后让孩子怎么见同学……





网友:我觉得看到这个视频感觉太残忍了,父亲打儿子,我觉得儿子差不多也是上初中的年纪了,我觉得还是以教育为主,母亲将这个视频传上网的话,我觉得可能是一时冲动,但是也要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毕竟看到视频里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

视频中父母的言语显示,孩子是因为偷偷花掉了家里7000块钱被打,其实,这种行为的处理有别于一般的盗窃行为。
法律界人士认为:如果孩子还未满16周岁,则是不构成犯罪,如果已满16周岁的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我国有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偷拿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一般酌情从宽处理。
当孩子犯错时,理智地教育,适当地惩戒,都是可以的,但无轻重地打孩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法律界人士认为:我们认为视频中父亲的行为就是一种家庭暴力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但社会观念并未将父母打孩子纳入法制视角,非要到孩子打到致伤、致残、致死情况下,否则父母很难接受到法律的制裁。
据推断,拍摄这段视频的是孩子的妈妈,她称记录孩子被打的过程是给一起花这7000块钱的其他孩子看的。
法律界人士认为:父母将孩子被打的视频传播到网上,不仅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而且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管教理念,父母应该记住:孩子不是你们的私有财产或物品,而是独立的个体,与父母有同等的权利,父母不应随意殴打孩子,而应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偷东西了,爸妈该怎么教育?
这涉及到一个在每个家庭里都挺敏感的问题;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有云:“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于是,爸妈们轻则斥责,重则一顿胖揍,生怕孩子今后走上歪路。但小青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且听分享一青友(且叫他萌爸吧)童年时的一桩往事:
▋孩子偷钱了?先带去趟百货商店
故事要追述到上世纪90年代,萌爸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小学门口总有很多小摊,贩卖话梅、搅糖稀、汽水、冰棒等各种零食,涂着鲜艳的颜色,十分诱人。萌爸每天放学,都会买一些小零食。很快,零花钱就不够用了。
正巧这天放学,萌爸看见萌爸的爸爸(下称萌爷)的大衣挂在衣架上,萌爸一想,萌爷平时都从自己大衣口袋里掏钱,于是灵机一动,也跑去萌爷的大衣口袋里一模,还正好摸出来一张百元大钞。
当天萌爷穿着大衣上班,一掏钱,发现少了一百块,家里的大人还都说没拿过,于是萌爷就到萌爸小学门口等着了。只见一放学,萌爸就领着几个小伙伴跑去小摊上选东西,还递给摊主一张醒目的百元大钞。萌爷这下心里有谱了。
等到小伙伴们离开了,萌爷就冲萌爸走过去,笑着说:“走,爸爸今天接你回家。”
萌爸当时一愣,心想是不是拿钱的事情暴露了?谁知萌爷载着萌爸就去了百货商店,问道:“想吃什么?”
“火腿肠。”萌爸说道。
萌爷又额外买了其他一些零食,然后才问道:“爸爸今天兜里少了一百块钱,是不是你拿了?”
“是。”萌爸小声地说。
“以后零花钱不够就跟爸爸说,别再自己从爸爸兜里拿钱了啊。”
“好。”
那天以后,萌爷给萌爸涨了零花钱,而萌爸再也没有偷偷拿过钱了。
多年后,萌爸把这个故事与我分享,只为了和我分享一个其实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孩子的逻辑其实非常简单,零花钱不够,所以就自己拿钱了,别无他意。青少年教育专业机构:12-18个月的孩子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觉得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到2-3岁时,他们已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仍然需要大人的支持和帮助;再大一些,即使是上了上学,也未必能真正理解一些事情的边界,譬如——偷钱。

▋孩子可能并没有“偷钱”的概念
话又说回来,孩子知道偷钱是不对的吗?
其实“偷钱”可能是个假命题。在孩子建立物权观念之前,没有“偷”的概念,拿家里的钱不算偷。有的孩子完全没有物权的概念,觉得喜欢、需要就拿了。有的孩子隐约知道偷偷拿钱不好,但是并不知道有多不好。
先来看看萌爷的处理方式:首先调查了解萌爸拿钱是想要做什么(买零食);然后维护孩子的自尊(等其他小伙伴离去以后再带走萌爸),满足孩子的需求(买了更多的零食)以表达对孩子的爱,同时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买了萌爸想吃的火腿肠);接下来,不谈是非对错、也不对孩子的行为随便贴标签,而是淡化自己的反应,直接告诉孩子今后如何做(“零花钱不够就跟爸爸说,别再从爸爸兜里拿钱了”);最后解决了孩子“偷东西”的根本原因(涨了零花钱)。简直就是标准的教科书!
如果爸妈教得好,“从小偷针”的孩子,根本不会“长大偷金”!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冷成金教授(号称人大“四大名嘴”之一)曾在授课时说过这么一段话:“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就能施于人吗?显然也不是。只有己所欲、人所欲,才能施于人,而且必须以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形式!”
▋很多父母的所谓“商量”是走过场
说白了,比起一味斥责孩子这行为“不干净”,为人父母应该先关注,孩子到底有什么“需求”想要满足。萌爸是因为想买零食而零花钱不够,才偷偷拿钱,而有的孩子“习惯性”偷钱,一般是对某些东西有长期的需求,不然就是这种行为本身能引起父母的关注,就像有的孩子想和父母玩,发现父母不理自己,结果一讲脏话,父母就找急忙慌地过来了,于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脏话。
为什么不直接跟大人说出自己的需求,而要“偷”呢?
在提这个问题之前,爸妈首先要问问自己,平时有没有多和孩子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是以平等、轻松的方式聊天,还是总从自己的角度去试图“纠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萌爸说,家里每次都给固定的零花钱,从来没有问过他钱是不是够用,而自己也没有想过要去主动表达需求。
有的爸妈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和孩子商量。比如孩子希望买白色的衣服,而父母认为黑色的耐脏,于是买了黑色的。孩子虽然表面服从了,但内心深处想买白色衣服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久之久之,父母再问孩子想要什么,孩子就会顺从父母的意愿,因为他知道自己即使表达了需求,也不会实现的。从表面上看,父母是在和孩子“商量”事情,但实际上,仍然是父母在做决定,并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
一言以蔽之,真正的教育是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想问题,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
其实,小青也是过来人,小时候也是非常调皮捣蛋,父母也常常操棍子打我。不过呢,在小青看来,孩子犯错家长并不是不能打,毕竟孩子被打几下总会比较长记性。可是父母下手不能太重,把孩子打得遍体鳞伤,更不应该把打孩子的视频公之于众,这样孩子只会丢了尊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各位网友们,孩子偷家里的钱你认为该不该打?你对孩子父母的这种行为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