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蔬菜连连看什么是“天坑”? 天坑探奇19-4:-真实探索税晓洁

作者: admin  发布: 2014-09-19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305次

什么是“天坑”? 天坑探奇19-4:-真实探索税晓洁
天坑探奇19-4: 什么是“天坑”?
@真实探索税晓洁 江北
全文约9万字,前文链接:
1:引言,能亲眼目睹如此壮丽的奇观,可谓时间的宠儿
2: 贵州打岱河,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大喀斯特负地形?
3:天坑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喀斯特地貌
“四周岩壁峭立(而不是任何形式的缓坡,且不包括后生改造)。深度与平均宽度均不小于50米的地表陷坑。”
——这是200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研究员首次在《科学导报》上给出的最初的天坑定义。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陕西汉中镇巴县大池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陕西汉中南郑县伯牛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他指出,天坑既不是“大型漏斗”,也不是“超级竖井”,而应是喀斯特形态学中的一个新成员。
在这以前,国际学术界只有大型漏斗(giant doline)一词,对这一现象并无较深入的科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四川省南部兴文县石海洞乡风景区的“大岩湾”和“小岩湾”大型喀斯特漏斗便已经小有名气,但多少年来并末引起喀斯特学术界的重视。随着这类喀斯特形态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区的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为科学家对这一现象的一般性研究提供了机会。朱学稳和他的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应该将这类形态从大型漏斗中分离出来,并命名为“喀斯特天坑”(karst tiankeng)。

朱学稳教授@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朱学稳先生生于1932年,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如今已经年近八旬,被誉为“天坑之父”。2002年正式退休后,续聘至今,仍在风景秀丽的广西桂林七星路50号岩溶地质研究所上班,他回顾说:
从科学的发现的意义上讲,我国最早报道并解释天坑形成的记载,见于20世纪80年代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的杨世焱有关四川兴文石林风景区的著作。该风景区内有两个天坑,即小岩湾和大岩湾,但一直被作为岩溶落漏斗的特例而未予重视。1992年8月,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共同组织的第六次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黄玫瑰歌词,到该地区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考察和洞穴探测,在基本查明区内地下河与洞穴系统的基础上,对于之有密切成因关系的小岩湾和大岩湾两个“大漏斗”给予了特别关注,探险结束后,英方队员Tonywalthan博士便收集了世界上地标及地下具有巨大空间的大漏斗和大洞室资料,并一起发表于这次四川兴文洞穴探险的报告中。
朱先生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步入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旅游业也骤然兴旺起来。作为一种自然奇观的喀斯特地貌与洞穴,是特具优势的旅游资源。难获专项科研资金支持的地貌与洞穴研究室(中心),便适时应势地转向喀斯特旅游资源的调查和组织中外联合洞穴探测活动。此项工作使我们频繁进入过去专业人员很少涉足的广大峰丛山区,为我们科学发现一系列特大型漏斗——喀斯特天坑提供了机会。
1994年盛夏,朱学稳先生在长江三峡西部寻找新的国际洞穴探险基地,从科学上发现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和云阳县的龙缸天坑。从1994年至2000年间共组织了5次国际洞穴探险活动,双方都有正式论文与报告发表。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小寨天坑的科学发现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在新闻媒体传播下脑浆炸裂女孩,影响遍及我国南方广大的岩溶地区,此后的几年,“天坑”这一岩溶形态中规模最大的一种类型,不断在我国南方被发现,并为新闻媒体广泛传播。2000年6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对广西的乐业大石围及其周围进行考察,再次证实大石围是一个规模与小寨天坑不相上下的特大型(超级)天坑,而该天坑的周边约1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多个中型以上规模的天坑。2002年底,广西巴马县的号龙天坑和交乐天坑(特大型天坑)被确认。
2001年3月朱学稳先生在重庆市武隆县的后坪乡发现了又一个大型天坑,这个名为“箐口漩坑”的天坑,在成因上与以往所发现的塌陷天坑不同,属于地面水流的冲蚀作用而形成的天坑,在成因分类上属“冲蚀型天坑”为天坑成因类型多元化增加了新的例证。2002年1月,朱学稳教授领导的研究集体在箐口天坑附近有调查、确认了石王洞、天平庙、牛鼻子等4个冲蚀型天坑。
朱先生说:以上成果,是在没有使用国家科研经费一分一文和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2003年,朱学稳先生在其发表在《中国岩溶》杂志的论文《喀斯特天坑略论》中回顾说:
Tony WALTHAM博士对于将“天坑”从“大型漏斗”中分离出来,并成为喀斯特形态学中的一个新成员这一提议十分关注道统传承系统,曾多次和他交换资料与意见,并打算将“karst tiankeng ”一词便如大百科全书中,但他对这一喀斯特形态成因的认识尚疑惑不定,指出:“天坑仅仅是大型的普通漏斗,或假设它们是漏斗形成不同机制的表现。”一句话,这是一种可独立命名的喀斯特天坑,还是一种大型的普通喀斯特漏斗?朱学稳的主张是前者。此外,Tony WALTHAM博士在天坑的形成及其与地下河关系的见解方面,也存在认识差异。
2005年10月18至29日,应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邀请,国际喀斯特天坑考察组一行13人于对重庆武隆的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箐口天坑楼阳生简历,奉节的小寨天坑和天井峡地缝,广西乐业的大石围天坑群,桂林—阳朔的峰林与峰丛喀斯特等进行了实地考察活动;应凤山县人民政府的邀请,考察组自乐业县返桂林时途经凤山,对三门海景区和鸳鸯洞进行了考察;10月29日考察组在桂林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建设部在桂林召开的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现场会一起,共同讨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的有关问题,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附近的另一处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朱学稳先生回忆说:组织这次国际喀斯特天坑考察的起因是,2004年9月,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与英国洞穴协会“中国探洞项目”组在伦敦联合召开了《中国洞穴国义讨论会》。我在会上所作的“中国的喀斯特天坑”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他们提议能否在中国组织一次喀斯天坑考察活动。当时江湖美男谱 ,英国著名学者Tony waltham博士主动表示他愿意参与组织这次活动的工作;我则表示,在中国考察期间的接待,可在回国后与有关方面协商解决。结果,此项活动得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和武隆县人民政府、奉节县人民政府、百色市和乐业县人民政府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以及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国家建设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领导小组也有意将此次考察活动与正在进行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工作结合起来,以便广泛征询科学家们的意见。经过近一年的国内外组织与协调工作,使这次考察活动得以如期顺利施行末世杀戮进化。
参加这次考察活动各国主要科学家有:美国纽约州大学的Art and Peggy Palmer,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Will and Beth White,斯洛文尼亚喀斯特研究所的Andrej and Marija Kranjc;乌克兰国家地质研究所的Alexander Klimchouk,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Julia James;英国赫德菲尔德大学的John Gunn,国际洞穴联合会现任主席和中国洞穴项目负责人Andy Eavis and Lilian Eavis,英国诺丁汉特林特大学的Tony Waltham and Jan waltham,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朱学稳研究院、陈伟海副研究员和刘再华研究员。在制定本项目时,Paul Wiliams (新西兰),Derek Ford(加拿大)和Claude Mouret(法国)等国际知名洞穴与喀斯特学家原也参加这次考察活动,均因个人临行前境况有变为能代表他们各自的国家参加考察。他(她)们来自世界各高等学府或著名的喀斯特研究所,其中有国际洞穴协会的现任、前任主席和副主席。他们大都著作丰硕,是当代国际上老一辈之中年一代洞穴与喀斯特学界的领衔科学家。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徐霞客雕像@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徐霞客雕像@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在这次活动结束后及时做了“国际喀斯特天坑考察活动小结”(2005年11月10日)上报和送发各有关方面。《中国岩溶》作为我国目前为止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知名岩溶学期刊专门出版了《天坑专集》。同年底英国“Cave and Karst Seience”专业杂志为这次国际会议出版了“天坑专集”(32卷,2—3期,2005)。次年,又全文发表在美国“Speleogenesis”第4卷网络期刊上(www.speleogenesis.info)。
在2005年的桂林国际天坑讨论会上,公布世界上已发现天坑75个,其中我国为49个。这些天坑中特大型天坑有3个,均在中国;大型天坑有16个,9个在中国;56个一般天坑,中国有37个多功能校准仪。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又有多处发现。估计我国已发现的天坑总数近100个。
朱学稳先生说:由此可见定边吧,无论是在数量(大于全球之和)、规模、成因类型及集中分布上,我国的喀斯特天坑在世界上均居领衔的地位。他说:“人的真知灼见只能从实践中来。回顾一下1995年发表的那篇文章《四川南部大型喀斯特漏斗和地缝式峡谷》,目前有许多重要的认识都改变了。人们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过程中,应该是处于前进而不是后退的过程。”
这时候,关于“天坑”,Tony Waltham博士与朱学稳先生已经达成一些共识。在中外出版的“天坑专集”中,均收录有他们联合署名的论文《天坑释义》。其中,宫宝田关于天坑他们是是这样定义的:
“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征蔬菜连连看,发育在连续沉积厚度及其含水层包气带(vadose zone)厚度均特别巨大(地下水位深埋)的可溶性岩层(以碳酸盐岩为主)中,从地下通向地面,平面宽度与深度从大于100米至几百米以上,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此外,在观赏方面是否具有稀有、壮观、雄奇、险峻、生境独特和生物多样性等等综合属性蔡文姬无惨,也应该被认为是鉴别天坑与一般漏斗、洼地或竖井的重要标志。失去地下河行迹或周壁的完整性遭受严重破坏的天坑,可称为退化(剥蚀)天坑(degraded tiankeng)。”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陕西汉中市镇巴县大池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全文约9万字,前文链接:1:引言,能亲眼目睹如此壮丽的奇观,可谓时间的宠儿 2:贵州打岱河,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大喀斯特负地形?
3:天坑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喀斯特地貌
相关视频:
酒厂旁天坑草泥兔,湖北恩施利川重庆奉节交界
真实探索航拍广西桂林市中心天坑
航拍广西巴马与凤山交界处新发现的三连天坑 真实探索一镜到底
探秘天坑7:我们新发现的西秦岭大天坑,背后的陡壁和疑似退化天坑
真实探索探秘天坑12:航拍陕西汉中天坑群,镇巴县山脊上的大池天坑
(将持续探索更新,敬请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头条号@河山新考,微博 @真实探索税晓洁)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